冯海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现任88858cc永利官网财税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财税系主任。兼任广东省审计厅特约审计员、广东省财政学会理事、广东省农村财政学会理事、广东省政府采购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研究领域为公共财政理论与政策、税制优化理论与政策、农村财政等。
自任教以来,在Public Choice等SSCI期刊,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财贸经济、税务研究、财经科学等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研究项目和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代表著作:《农民负担问题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历史的回望与思索》。
坚持问题导向和现象导向,专注财政学研究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研究公共财政就是研究国家治理的大事。”
冯老师认为,财政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对它的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现象导向,必须时刻关注国家实际面临的难题,唯有如此,研究成果才能真正为国家和社会所用。
农村财政是冯海波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而之所以关注农村问题,原因在于冯老师自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问题比较熟悉,也明白农村发展的症结所在,在学习了相关财政理论后,关于财政如何促进农村发展其实是有他自己的想法的。
在冯老师博士研究生求学期间,农村问题是我们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农民税收负担很重。在秉持解决农村税收问题的信念下,他当时确定的主题就是关于减轻中国农民负担的财政政策分析,包括之后来到88858cc永利官网任职,承接的第一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也是关于农村财政的。
最终,冯老师的系列研究成果被政府部门用于政策参考,真正实现了财政政策促进农村发展的目标。事实上,任何一名学者都希望自己研究的东西能够为这个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财政学的研究更是体现了经贸济世的重要性。
学会享受学术研究带来的快乐,保持对它的热情和信念
当谈及学术研究的重复枯燥时,冯海波教授反而强调了学术研究带给他的快乐。他认为,科研工作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即使它是重复的、枯燥的,但自己从未感觉这个过程是痛苦的,相反,他很享受看到自己的研究逐渐变得清晰明朗的过程。
冯老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往往愿意呈现最真实的科研状态,这个过程会有问题难以解决的苦闷,也会有豁然开朗的喜悦。他希望学生们在认清科研工作的全部分量,了解了它的困难后再冷静考察自己是否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是否仍然觉得自己适合这份工作,只有这样,做选择时才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
冯老师认为,搞学术研究,相对于智力因素,浓厚的兴趣与不懈的坚持更为重要,在学术研究中持之以恒,保持对它的热情和信念,最终必然能有所回报。
将历史融入课堂,提升课堂趣味
在冯老师的课堂上,你会听到各色各样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透过中国古代王侯将相的表演,看到财政方面的演进,进而了解一代又一代王朝的兴衰,从历史中找寻可借鉴的财政教训。冯老师也说,讲课时很喜欢结合历史,这不仅会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会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照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这样对某一个理论或许又会有新的理解。
另外,在冯老师的课堂上,你不会听到很深奥的知识,但会从最基本的理论中获得启发。冯老师认为,最前沿的知识却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知识,一切新思想的诞生实际上都源自最基本的理论,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深入讲解,学生们往往会获得新的启发,也能更灵活的应用理论知识。
毕业生印象
“冯老师是一个很纯粹的财税专家,是用心做学术研究的学者。在学术上,冯老师是我终生学习的恩师;在工作中,冯老师是我交流学习的朋友;在生活上,冯老师是我交流调侃的兄长。”
“整个博士研究生期间,让我感受最深就是冯老师特有的教书育人理念:当我心气浮躁时,他教导我当静心潜学、厚积薄发;当我情绪压抑时,他又教导我年轻人当意气风发、锲而不舍。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精神理念的支持下,我完成了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学业,最终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回顾过往,在冯老师身上我除了学习到严谨的理论知识体系与科学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流传下去的教书育人精神。”
“冯老师上课的时候不是照本宣科的,他喜欢结合自身经历讲课,还喜欢讲历史,非常吸引人。另外,冯老师对学术研究有很强的信念,非常严谨认真。”
几位毕业生对冯老师的最深印象都是他对学术研究的严谨客观和对学生的认真负责。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正是这样的素养使得冯海波教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系列成果,也使得他在学生圈子中有口皆碑。
冯海波教授与学生们
冯海波教授谈及最多的就是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兴趣,而其中最大的快乐便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为社会和国家所用。
虽然科研工作是重复枯燥的,但是正是我们反复做的事情成就了我们;充分理解科研工作,秉持自己的学术信念去不断思考和实践是冯老师对学术研究的坚持,也正是因为这样日复一日的坚持,才能实现知行合一、经贸济世的终极理想。